欢迎光临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2018年全市基层卫生工作要点

日期: 2018-06-27 来源: 本网 分享:
【字号: 打印

广卫发〔2018〕88号

 

 

 

各县区卫生计生局,委直属医疗卫生机构,委注册医疗机构:

现将《2018年全市基层卫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广元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6月20日

2018年全市基层卫生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基层卫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按照全省基层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找准短板、精准发力、精细推进,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本公共卫生质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一、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压实主体责任

(一)精准资源配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城乡统筹、浙江对口帮扶等机遇,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辐射区域和人群结构及健康状况、疾病流行谱,按照“满足需要、适度超前”的原则实施“一乡一策”,逐一精准为每个乡镇卫生院确定科室(床位)、设备的基本(标准)设置配置和特色科室的设置。开展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结合实际开展联合村卫生站建设、乡村一体化管理,优化服务网络。盘活现有资源,优化资源供给,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

(二)力促规范化建设。强化乡镇卫生院特别是中心卫生院的枢纽辐射带动作用,统筹推进中心卫生院创二乙医院、创建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和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队伍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作风履职尽责专项行动的通知》《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管理指南(试行)》等要求,持续围绕提升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门诊医疗服务、急诊急救、检验检查和药品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着手,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行风建设等各项任务的规范化,提升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三)绩效改革见成效。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人社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和省上相关文件精神,推动兑现“两个允许”和“两个倾斜”政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积极支持和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分配自主权,通过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确保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夯实基层服务能力,激发内生动力

(一)综合助力健康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居民健康档案、专病种管理、传染病网报、肿瘤登记、死因监测等信息系统数据对社区居民开展阶段性健康状况分析,按年度向社区居民推送以肿瘤登记年报、心血管病报告等病种分析报告、老年人管理及全人群信息和死因监测报告为主的健康白皮书,并分类予以详细解读,使家庭医生团队做好健康顾问拉近与社区居民特别是重点人群的距离。通过辖区人口健康白皮书,主动加强与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联系,提出干预措施建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传染病治疗、质控中心、专病专科联盟、健康教育等专业机构要主动下沉开展指导。推进以“健康+乡镇(街道)名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和重点人群QQ、微信群,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健康信息、医疗信息,并加载互动模块,增强辖区居民归属感。

(二)加强基层业务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等形式促进基层围绕补短板、重特色等结合实际分类开展培训。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妇幼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等业务的培训学习,提高基层高血压认证医生在线学习成效。充分利用村医月例会将工作通报、业务安排与培训紧密结合。认真实施对诊疗量下降的基层卫生院院长、村医相关培训,开展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全科护士技能培训,推动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继续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岗位技术练兵比赛。

(三)实施好“传帮带”工程。紧密结合市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县区与医联(供)体、专科联盟、新一轮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等,推动建立乡镇卫生院稳定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完善乡镇卫生院运行管理规范,量身定做规章制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开展基层市级特色科室创建。探索推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标准化儿科诊室。

三、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全周期健康管理

(一)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效。市、县级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要认真履行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督导评估、绩效考核、信息管理“五项职责”。依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传染病治疗、中医、卫生监督等专业机构和相关专科机构(质控中心)的专项工作督导、考核、评估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和督导紧密结合情况,通过“条”、“块”结合强化项目落地落实。突出县级考核主体责任,采取集中考核、市级抽查、平时考核以及县级自查等方式,将居民知晓度、感受度、获得感纳入重要考核评估内容,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情况。

(二)突出重点人群服务项目。制定《广元市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探索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慢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能力,促进预防与治疗紧密结合,规范合理使用药物,降低并发症等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率、降低慢病相关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70%、60%。按照脱贫攻坚要求,高质量完成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工作。

(三)做实健康档案确保有效利用。以全面向城乡居民开通健康档案查阅为目标,开展健康档案核查清理工作,及时剔除死亡和流出多年的“死档”,清理核实后的档案资料达到真实、完整和动态,确保居民联系电话和现住址真实,真正发挥档案对居民健康管理的作用。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保持在93%以上,稳步提高使用率,年内50%的乡镇(社区)应向居民全面开放基本信息的在线查询。贫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100%。规范健康档案公开内容和渠道,提高健康档案利用率。

(四)加强预防保健服务和宣传。通过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城乡居民的健康危险因素和疾病,及早得到健康干预和治疗。充分利用健康体检结果,对不同个体、家庭和群体有针对性的出具健康管理处方,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素养促进等服务,树立“治未病”理念,指导群众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干预,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通过微信、手机终端等方式,向辖区居民或签约居民推送精准宣传干预的健康知识、服务提醒、体检报告等信息,密切与居民的联系。继续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在全市范围开展宣传日专题活动。推动项目“六进”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感受度。

(五)持续做好项目进展数据上报和信息公开等工作。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各地继续做好信息系统培训、信息系统试运行等工作,根据报表内容,按规定的报送周期和程序,及时准确上报数据和信息。同时加强用户权限管理,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

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分级诊疗新模式

(一)突出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以重点人群服务需求为主,从重点疾病入手,优先覆盖慢性病、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推进签约(有偿)服务。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做到签约服务全覆盖,签约率达到100%。探索做好村干部、乡贤、长寿老人、家长等有一定“话语权”人群的签约服务,通过口口相传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扩大签约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工作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服务,增强签约居民获得感。全面核实已签约服务对象,完善其基础信息,并根据服务需求分类,建立稳固的签约信任关系,进一步优化签约服务管理周期。

(二)优化签约服务团队。推进市县两级医联(供)体牵头机构、单病种质控中心、专科联盟等组建相应专业的专病专家库,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资源,也可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签约团队,供城乡居民自行选择。根据签约对象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的服务需求以及城乡地域差别,优化现有签约服务团队结构,构建“1+1+1+N”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N”为居民根据自身需要在专病专家库中所选专科医生,通过多“N”的加入,建立和完善适应不同服务需求的技术团队。鼓励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西医临床、中医康复,以及退休临床医师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具备服务能力的医师参与签约服务。在不具备条件或签约服务较为困难的乡镇,要遴选符合能力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团队。加强团队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扩大中医药服务。各地、各基层机构要细化团队工作任务、流程与制度规范,签约服务任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三)完善绩效和医保政策支持机制。建立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的分级负担机制,科学合理测算,鼓励各地利用社会公益基金、商业健康保险等社会资金购买签约服务。协调医保部门建立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吸引力的基本医保报销政策,通过医保资金的杠杆作用,实现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提高转诊住院报销比例,引导居民到基层就诊签约服务费作为家庭医生团队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组成部分,可用于人员薪酬分配。综合考虑包括签约服务在内的绩效考核情况等因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上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使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鼓励多劳多得,不断提升签约服务质量。

(四)加快调整签约服务包及增加收费项目。动态调整完善签约服务包技术指南,确保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衔接。在推广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的基础上,根据签约对象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签约服务内容,推出慢性病、老年保健、免疫接种及儿童保健、孕产妇护理、中医适宜技术以及残疾人特殊服务等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包。加强与价格主管部门沟通,合理调整签约服务有关项目价格,特别是增补和调整充分体现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巡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等服务项目价格。

(五)创新协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建立医联体内各种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二级以上医院深度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给予家庭医生团队专家号源、预留床位,畅通转诊患者绿色通道,建立稳定的双向协作转诊机制。建立预约就诊机制,引导签约居民优先通过签约家庭医生的诊疗服务,开展患者经家庭医生初诊后才能上转、将签约服务纳入医保报销的改革试点。推动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开展慢病管理,推广长处方、延伸处方,保障慢病患者用药。

(六)建立监督评价体系。建立市、县两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监督中心,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中心有力整合,通过市、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时监测统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数量,精准管控质量,确保签约服务指导监督成效。依托卫计E通家庭医生服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电话自动回访签约居民服务感受,减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日常事务。探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有效服务等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家庭医学学科、家庭医生服务、精准健康管理等方面研究,加快构建县区(乡镇)特色的家庭医生制度。

五、扩展信息网络应用,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一)加快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全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保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完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医保控费等各方面业务工作高效运转的信息综合平台,有效连接基层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扩大服务效能。通过多种渠道完善和丰富健康档案内容,将每一次针对居民个体的医疗卫生服务及时录入档案。推动可穿戴电子设备自动上传体检信息数据到个人健康档案。

(二)依托信息技术推动远程诊疗。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等技术服务试点,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将更多的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通过互联网引向基层,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远程心电和影像诊断、B超、血常规等检查结果与上级医院适时网络传输和诊断,助推基层能力提升。

(三)扩展基层信息系统功能。借助“互联网+家庭医生”信息化建设,依托“健康广元”APP、微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进社区居民实现健康档案自助管理,实现签约居民在线预约、咨询、查询检查检验结果,享受家庭医生和上级医院专家错时服务和预约服务。

六、统筹卫生健康综合工作,全力服务基层卫生

(一)高度重视。各县区、市直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组织加强对国家、省市就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共)体、分级诊疗等安排部署的学习,结合工作职责,确保各项政策在本地、本单位的贯彻执行。我委设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查“双通报”制度,对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检查考核中扣分的,既通报涉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通报承担指导职责的专业机构。

(二)统筹兼顾。各县区、市直医疗卫生机构要围绕基层能力提升,切实协助做好全科医师转岗、进修培训、远程诊疗服务以及相关疾病质控中心建设、专科联盟建设、专科专家库建设工作,鼓励二级及以上专科医生通过专科联盟等形式参与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鼓励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专科专病门诊。涉及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的市直属医疗卫生机构要针对所承担工作应当成立专家指导组,制定专项指导计划,并将专项指导与其他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研究。充分利用市级村卫生室建设专项经费统筹部分,积极支持表扬长期扎根乡村的优秀乡村医生、基层市级特色科室建设、微信公众号运行、社区健康白皮书发布、专科专家库建设等专项工作。

(三)创先争优。结合巴中市恩阳区渔溪中心卫生院、眉山市东坡区苏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安市邻水县丰禾中心卫生院优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团队和谭晓琴、曾玲、陈荣三位基层优秀卫生工作者开展“学基层标兵”行动,营造比学赶帮超学习氛围,让比奉献、比付出、比业绩在基层成为主流,增强基层医务人员履职敬业责任感,激发基层医务人员坚守本职岗位、为民服务热情。积极推进评选扎根基层优秀乡村医生,给予其职业荣誉感大力开展基层医疗卫生系统转变作风履职尽责专项行动,着力整治“庸、懒、散、浮、拖、推”等问题,扭转基层“不履职、能力弱、人闲废”的局面,引导基层医务人员恪守服务宗旨,强化行业自律,促进履职尽责。

(四)重点推进。一是针对基层服务能力等情况,我委结合阶段工作根据问题开展一定形式的工作调研;市、县两级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及人员结构等基础档案信息(台账),每年更新一次。

二是建立我委基层卫生科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直接联系机制,即在每个县区联系2个乡镇(社区)机构、2-3个村卫生室,全面了解政策部署执行实效、质量、问题、建议等情况。三是建立工作通报激励机制。针对各地、各级直属医疗卫生机构在优化基层运行和利益导向机制、优化资源保障供给、一乡一策建立、建立村医进留退机制、收入绩效工资分配和激励、医联体建设、完善基层特色管理方式等一切有利于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基础设施设备完善等方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县区、机构予以表扬通报,对相关案例予以印发。四是调整基本公卫服务项目考核分值比重。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控,调整项目考核分值比重,即日常督导成绩占30%、市级年度考核占60%、县区均等化中心日常工作运行质量占10%,其中:日常督导成绩由市级专业机构(质控中心)、市均等化中心按照计划开展督查并提供分值,成绩各占50%,市均等化中心负责提供县区均等化中心日常工作运行质量分值。

各县区要通过建立年度基层卫生工作台账,明确推进时间表等形式,确保各项任务的实施。各地、各相关市直医疗卫生机构要在2019年1月底前向市卫生计生委书面报告工作推进实施情况的总结。

 

 

 

 

 

 

 

 

 

 

 

 

 

 

 

 

 

 

 

 

 

 

 

 

 

 

 

 

 

 

 

 

 

 

 

 

 

 

 

广元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6月20日印发

 

 

地址: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东路726号 联系电话:0839—3265881
主办单位: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蜀ICP备2022000738号-1   
网站标识码:5108000002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8号